“洗牙”会使牙缝变大吗?
日常生活中的大家所说的“洗牙”,在临床上,我们称之为“龈上洁治术”,是通过洁治器械去除龈上牙石、菌斑和色渍,并且磨光牙面,以使菌斑和牙石再次沉积,达到牙龈炎症消退或减轻的目的。
牙石是什么?
牙石是沉积在牙面已经钙化的菌斑及沉积物,由唾液或龈沟液中的矿物盐沉积形成。牙石形成后不能用刷牙的方法去除,同时表面覆盖大量菌斑。这些菌斑会引起牙龈炎、牙周炎、出血、口臭,会引起牙齿松动,脱落。
什么时候需要“洗牙”?
当出现口腔出血、牙龈萎缩、牙缝变大、牙齿移位、口腔异味的时候,建议去医院口腔门诊检查,如果确定是由牙石引起的,那就需要“洗牙”了。一般可以6-12月进行一次口腔常规“洗牙”,洗掉牙面上的菌斑和色素,会让牙齿更美观,更重要是可以去除牙石,延缓新的牙石生成速度,预防牙周病,让您的牙齿更加健康!同时顺便做一次口腔检查,及时发现牙齿的隐患。
关于“洗牙”的一些常见疑惑
1.很多人会觉得“洗牙”后牙齿酸软?
洗牙过后,牙齿重新暴露在外界,面对冷热酸甜刺激,会出现暂时的敏感,如果牙齿本身没有严重的牙龈萎缩,只需在“洗牙”后尽量避免接触过冷的、过热的、过酸的食物,一般1-2天就会慢慢消失。如果对冷刺激特别敏感,可以开始使用抗敏感牙膏刷牙。
2.“洗牙”出血?
牙石刺激牙龈发炎、肿胀,在去除牙石过程中会有出血现象,治疗过后牙龈的炎症会渐渐好转,恢复健康。
3.“洗牙”会让牙缝变大?
因为“洗牙”前,大量的牙石塞在牙缝,让人产生牙缝小的错觉,在清除牙石后,牙龈炎症减轻、消肿,会使人感觉牙缝变宽。实际上并不是“洗牙”引起的牙缝变宽,而是长期不洗导牙龈退缩、牙槽骨吸收引起牙缝越来越大,越来越深。
4.牙齿会越洗越松吗?
“洗牙”后如果出现牙齿松动,并不是“洗牙”本身所导致,而是因为牙周炎。长时间的牙周炎会让牙龈萎缩、牙槽骨吸收,导致牙齿松动。“洗牙”前的牙石像夹板一样暂时把牙齿“固定”住了,去除牙石后,这种“固定”消失,感觉牙齿变松。可别觉得这种“固定”是好事,只会让牙周炎逐渐加重,牙槽骨增多,牙齿变松,最后脱落。
5.“洗牙”会伤害牙齿?
只要是在正规医院,医生会合理应用超声、喷砂洁牙器械,是不会伤害牙齿的。